發布時間:2021-06-11
6月1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數據安全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這表明,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的、獨立的、重要的保護對象已獲立法上的認可,我國數據安全建設進入有法可依、依法建設的新時代。
圖片來源于央視新聞
《數據安全法》的表決通過對我國整體國家安全建設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是促進各企業、機構合法合規開展數據活動、保護數據的安全可靠性、促進數據經濟發展的重要法律依據。
長春吉大正元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大正元 股票代碼:003029)基于分類分級、角色授權、場景安全、運營優化等治理理念,為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應用場景提供完整的數據安全解決方案,滿足數據安全保護、敏感數據管理、數據安全流動和合法使用等需求,解決用戶在數據生命周期各階段的數據安全問題。
吉大正元數據安全方案架構
在當前的數據安全應用模式下,典型的數據安全體系包括三類主要實體:
1)數據采集方:執行數據采集的終端、應用等;
2)數據平臺:對數據進行管理并提供數據服務的平臺。同時數據平臺又可分為服務提供和存儲兩個部分,其中前者提供對外的相關服務,并執行數據匯總和實時數據加工;后者主要指數據庫或分布式存儲,對歷史數據的分析加工主要在這部分執行。
3)數據使用方:從數據平臺獲取數據進行使用的實體,包括終端、應用以及其它數據平臺。
數據安全體系典型結構圖
結合數據安全系統典型結構可以更好的理解數據生命周期,并針對性的分析和制定各階段安全解決方案
數據生命周期階段
l 數據采集:在組織機構內部系統中新生成數據,以及從外部收集數據的階段
l 數據傳輸:指數據在組織機構內部從一個實體通過網絡流動到另一個實體的階段
l 數據加工:指組織機構在內部針對數據進行處理、計算、分析、可視化等操作的階段:
l 數據存儲:指數據以任何數字格式進行物理存儲或云存儲的階段
l 數據使用:指數據使用方通過數據平臺提供的服務獲取數據的相應使用
l 數據銷毀:指通過對數據及數據的存儲介質通過相應的操作手段,使數據徹底消除且無法通過任何手段恢復
數據安全體系典型結構圖
吉大正元立足數據安全應用場景,全面剖析數據生命周期各個階段的數據安全風險,考慮各階段的真實性、完整性、機密性、抗抵賴性、可用性等安全需求,提供包括數據安全采集、數據安全傳輸、數據安全使用、數據安全存儲、數據安全發布以及數據溯源和確權等應用場景在內的完整的數據安全解決方案。
除數據安全解決方案外,吉大正元為用戶提供了如下多種解決方案,包括:身份認證與訪問控制解決方案、數據保護與簽驗解決方案、零信任解決方案、等級保護解決方案、電子政務安全應用解決方案、物聯網安全解決方案、車聯網安全解決方案、第三方運營CA解決方案等,切實從多行業多領域解決了用戶在業務開展過程中遇到的數據安全問題,提升了用戶數據安全防護水平,保障了用戶業務的數據安全。
吉大正元多年來通過向大量國家級信息化重點工程提供數據安全解決方案,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培養了眾多長期、深度合作的核心客戶,是我國數據安全事業建設的中堅力量。